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4-12-10 浏览次数:266次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 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既是对可持续发展的继承,也是可持续发展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对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客观现实的重大理论贡献,符合历史潮流的演进规律。绿色发展得到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可持续发展理论、两山论、绿色发展系统的理论支持。
2006年,《环境保护》刊文,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要实现绿色转变,就必须制订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规划的构想;
2006年,《科学管理研究》刊文,通过分析绿色发展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建立了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绿色发展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等发展理念共同构成五大发展理念;
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2018年,《Sustainability》刊文,首次绘制了中外绿色发展知识图谱。
内涵
从内涵看,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绿色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
背景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最大的挑战之一。所谓气候变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造成大气成分的变化,引起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人为因素主要是1750年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活动引起的,如化石燃料的燃烧、土地利用的变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的使用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在急剧增加。自1750年以来,全球累计排放1.1万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发达国家排放占80%,美国占26.9%居首位,而中国也已经居第二位,占8.2%。1950—2002年期间,中国的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占世界同期的9.33%,仍居世界第二位。由此可知,不只是美国负有减排的第一大历史责任,同样即使人均排放量仍然很少的中国也已经负有第二大历史责任。并且根据最新估计,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第一的大国。因此,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中国也已经面临来自世界的越来越多的减排压力。
实际上,中国的节能减排不仅仅是出于对国际压力的反应,更是有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内在要求。从可持续发展到科学发展再到绿色发展,这体现了中国人发展理念的创新,甚至也可以说是对世界的发展理念的贡献。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巨大的挑战,但同时又是一个契机,中国需要把握住这次发动甚至领导“绿色工业革命”的机会,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2012年10月11日,商务部副部长王超表示,当前绿色发展已大势所趋,投资促进工作要做好节能环保、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领域的工作。当前在绿色发展的新形势下,投资促进工作要为实现我国经济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局服务,必须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2050实现中国绿色现代化
2050年中国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化?简单来说,就应该是绿色现代化。20多年前,也就是1987年的时候邓小平家,他的伟大性就体现在能够提出这样既有长期宏伟目标又有脚踏实地精神的长期战略。当时邓小平就谈到,“到本世纪末(指20世纪末),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八百至一千美元,看来一千美元是有希望的……那时人口是十二亿至十二亿五千万,国民生产总值就是一万至一万二千亿美元了”。这段话的重要含义在于,我国领导人第一次使用了“国民生产总值”或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这样的专业化语言去描述中国的发展阶段和国家目标。另外值得指出的是,当时邓小平同志是在没有任何经济学家或专家给他提供科学研究依据和参考的情况下提出这些设想的!给出了中国现代化的路线图,简称为到2050年的“三步走”战略。
邓小平的这个中国梦是一个伟大的梦,是一条富民强国之路,既有相当的务实主义,又具有相当的理想主义。从他提出的前两步走设想来看,1987年中国提前实现了1990年的目标,1995年中国又提前实现了2000年的目标。
“绿色中国”的建设是中国在参与讨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2009—2020)”时所涉及的。事实上“绿色中国”的建设不止是到2020年,而应该一直持续到2050年。
中国“绿色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2006年到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所确定的战略目标,这一时期需要将中国纳入科学发展轨道。这也是我国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阶段,我们希望中国争取能够在2020年前后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高峰。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需要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大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从高增长变成低增长,甚至零增长。
第二步,2020年到2030年是提前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标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我国也应该进入到二氧化碳大规模减排阶段,力争将203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到2005年的水平,这个减排比例即使在全世界来看也还是比较高的。
第三步,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实现发达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中国需要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进一步大幅下降,并且与世界同步。根据世界的减排路线图,全球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到相当于1990年水平的一半,因此中国也应该将自己205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削减到1990年一半的水平。
2000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签署了联合国MDG目标(千年发展目标)。MDG就是到2015年使得全球绝对贫困人口比例要比1990年减少一半。可以说中国已经能够在2015年之前提前实现这个目标。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对全球做出了减排承诺,可以预计中国也会提前实现上述那些减排目标。
Ⓒ 2024 博瑞精远(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